信用债供给不断 套利成操作首选 但是债供整体表现依然平稳

  发布时间:2025-05-09 03:34:4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5月份资金面受财政存款上缴的影响出现阶段性的紧张,但是整体表现依然平稳,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中枢依然在2.5%和3%左右,为信用债的收益率走势提供支撑。当月二级市场有小波段行情,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目前 。

  5月份资金面受财政存款上缴的信用影响出现阶段性的紧张,但是债供整体表现依然平稳,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中枢依然在2.5%和3%左右,断套为信用债的利成收益率走势提供支撑。当月二级市场有小波段行情,操作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首选目前,信用短融收益率与贷款基准利率贴近,债供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断套发债融资需求。

  五月中旬出台的利成127号文,成为衡量信用债供给变化的操作新因素。对于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比例限制,首选降低了银行对高成本资金来源的信用依赖度,有利于短期资金回归市场、债供平抑被过分抬高的断套资金利率水平,进而有利于整个债券基准收益率的下降,最终使得受制于融资成本过高的债券供给得以释放。不过,部分非标融资主体是贷款受限的平台或者不具发债资质的企业,限制非标并不能根本上解决这类企业的融资问题,因此这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仍无法直接转化为贷款或债券供给。

  从银行的角度,127号文禁止第三方担保,将非标资产管理全面纳入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有可能导致非标资产风险和收益的重新匹配,造成银行投资非标资产的收缩,转而增加贷款或债券的占比。考虑到目前存贷比70%的限制,银行对于此类资产的转化更有可能选择证券化方式进行。同时,由于127号文主要是对于非标增量部分的重新规范,替代性债券需求的释放也将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逐步释放。

  总体来看,城投债等部分信用债供给存在刚性特征;实体企业对于利率敏感性强,127号文将在一定程度上压低资金利率、激发信用债供给;银行机构对于非标等资产的风险收益再平衡,将增加资产证券化和次级债补充资本需求;这些因素在长期内必然增加信用债的供给。

  源源不断的供给压力,限制了信用债市场的上涨空间,未来信用债投资仍需以套利为主。

  从资金面来看,近期3个月Shibor报价持续走低,表明机构对于较长期资金面相对乐观。当前1年AA+和AA短融、3年AA+和AA中票的套息利差分别在200BPs到300BPs之间。历史上看,1年AA+和AA短融、3年AA+和AA中票的周度套息利差中位数分别为75分位以上水平,仍然具有较高套利价值。相对较高的票面收益率,也能较好地抵御后续资金面波动带来的调整冲击。

  在投资券种的选择上,鉴于信用评级下调事件频发时段集中于二季度末三季度中,我们仍然推荐中高等级信用债。就城投债而言,市政债的推进速度并未超出预期,发行规模和覆盖范围有限,发行进程受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的影响仍需时间,因此不能从实质上改变城投债的供给特征,但后续随着市政债发行细节的进一步明朗,城投债在整体信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仍存在走势分化的可能,现阶段建议结合地区实力综合评估城投债的投资价值。

标签:收益率|资金面|在一定程度上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 Tag:

相关文章

  • “苏拉”路径南调?专家回应未来走向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苏拉”路径南调?专家回应未来走向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编辑:汤晓雪 来
    2025-05-09
  • 优秀运动员的微生物群中发现提高成绩的菌

    这幅画面你一定经历过,长时间不运动,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跑了几公里。接下来的几天,你会因为肌肉酸痛重新回归废柴的状态,并且在下楼梯的时候完全失去表情管理,一步一个“啊”!这是因为
    2025-05-09
  • 关于“2019中国国际检验检测技术及装备博览会”通知

    展会时间:2019年9月3-5日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主办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承办单位: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 有限公司展
    2025-05-09
  • 化学知识中的幽默小段子

    大清早,蝉就高声大叫,告诉人们又一个火热的日子开始了!小编带你看看化学领域那些好玩的事情,就为博各位粉丝一笑,减少一丝燥热!one市长参观新公园 大家问他有什么意见,市长指着一处空地说:“
    2025-05-09
  • 和平精英祈愿树林地图位置分布解析与精准坐标快速定位指南

    战略要地地理定位祈愿树林作为海岛2.0版本新增的二级资源区,位于海岛地图西北象限的H2与G1坐标网格交界区域。该点位以Z城为东侧屏障,与G港形成西北战略三角,西侧海岸线距离地图边界仅800米。精确中心
    2025-05-09
  • 北京顺义:加强医疗器械安全检查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以医疗美容医疗器、青少年近视防治相关医疗器械等为重点的医疗器械用品安全专项检查,确保群众用械安全。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责任编辑:张林保
    2025-05-09

最新评论